文史哲
-
黄子嫦:立足中原,探索中国古典学建设的河南路径
2025-08-08 -
以六大体系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2021-11-08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途径。实现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协调发展,是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
太虚大师对“现代性”的判读
2021-11-01 -
努力打造中国特色考古学的河南学派
2021-10-22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为文物考古大省的河南,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开拓我省考古工作的新局面,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的河南学派。
-
《论语》中的名利观
2021-10-09 -
朱德诗中的“仁、勇、雅”
2021-10-09 -
以黄帝文化资源整合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2021-09-29 -
黄河盟津与中国古代关津
2021-09-28 -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初现多条文化“长廊”
2021-09-20 -
创新驱动多方联动龙头带动 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2021-09-14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
英雄叙事的时代书写
2021-09-08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个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涌现一批影响时代发展的英雄人物,也都有建构、塑造与宣传英雄人物的方式与路径。
-
以文化创新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
2021-09-07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众吸引力研究
2021-09-03 -
君子“三喻”
2021-08-02 -
守护红色遗产 传承红色基因
2021-07-29 -
如何理解“美好生活”内涵的多重辩证关系?
2021-06-2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性革新,明晰了“美好生活”这一内核性、价值型和引领性的概念话语,这一话语标志着我国国家价值指引系统的深化发展和全面完善。美好生活话语蕴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深厚土壤,展露出多要素、宽领域、立体性的意义结构,表现为多重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内在集成。
-
《今律佳对》第030期 |王永宽律诗联句选
2021-05-13 -
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
2021-05-12蔡元培曾在《简易哲学纲要》中指出,研究美学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或由自然美出发,而由此以领略艺术美;或分析艺术,以定美学的概念,而由此理解自然美。”当代美学,因立足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学科定位,从艺术美出发便成为自然美理论建构的必然选择。但运用艺术审美原则阐释自然美,却无法真正解决自然何以美的难题。有鉴于此,从自然美维度反观当代美学,既可见出自然美研究的转进理路,又可呈现当代美学的别样形态。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2021-05-11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中影响力的不断彰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新时期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思考
2021-04-13 -
仕与隐:杜甫天宝前后的两次移居
2021-04-12天宝前后,杜甫的两次移居很值得注意:一是约开元二十九年(741)从位于洛阳之南陆浑山的陆浑庄移居到洛阳之东首阳山的土娄庄,二是天宝十三载(754)移居到长安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