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百余学者洛阳共话“洛阳学”

2017-09-27   来源:《大河报》(2017年9月27日 AI11版 )   作者:梁新翠   点击量:1660
【字体:
  本报讯昨日,由省社科院、洛阳市社科联等单位主办的“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吸引来自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国外学者以及来自北京、陕西、湖北、辽宁等地的国内学者共180余人参加。会上,学者们围绕洛阳学界定、古都的“洛阳模式”、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
  
  根据学界初步达成的共识,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作为地域文化的河洛文化,也不同于北宋时期的“二程理学”,更不同于东汉时期的“河洛学”。
  
  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认为,开展洛阳学研究,不仅是传承创新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升区域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的迫切需求,同时还是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现实基础。
  
  日本明治大学东亚石刻文物研究所所长气贺泽保规表示,历史上洛阳与日本之间联系密切,洛阳学应该由海内外学者共同推动。
  
  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认为,古都文化是洛阳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洛阳古都文化主要体现在“建中立极”的择中建都文化、礼乐文化、尊儒重教文化、佛道文化等方面。
  
  张占仓说,国际上的雅典学、伦敦学等都已建成规模体系;国内的北京学、温州学、长安学也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都为把洛阳的历史、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建立一门综合性的洛阳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