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新媒体,提升智库影响力——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网络宣传工作总结

2016-11-04   来源:文献信息中心   点击量:1271
【字体:
  
  2016年10月19-20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区域研究协会、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郑州召开。此次论坛是我院首次举办的面向全球的大型国际论坛。按照院领导的要求,为宣传报道好这次论坛,院文献信息中心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并多次召开会议整合力量、协调资源,力图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的挖掘系统设备的潜力,充分利用中原智库网站、中原智库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原智库官方微博等新媒体,较好的完成了论坛的宣传报道任务,为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良好形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同时,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智库型全媒体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一、增强团队精神,加快推动理念创新
  
  从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方案甫一诞生,院文献信息中心就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指导思想,筹划宣传方案,弘扬团队精神,强调协作意识,并成立了以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王超为组长的10人宣传报道组,根据论坛进程细化工作,将文案、编辑、摄影、摄像、主持、后期制作等工作明确岗位、责任到人。
  
  在论坛筹备期,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同步发布论坛通知及相关学术文章,为论坛筹备工作积蓄能量,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通过在官方网站上设置“中英‘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专题”栏目,从研究动态、专题文献、媒体聚焦三个子栏目收集、整理论坛相关信息资源,并在栏目导航上增加“中文”和“英文”入口,真正实现论坛宣传报道国际化。在临近论坛召开前夕,为加强对外宣传视听效果,相继完成了社科院全媒体平台展示展架、社科院形象视频宣传片和社科在线访谈栏目视频等工作。在论坛召开期间,按照事先多次召开的沟通衔接会,中心工作十人组各司其职,快速有效地对大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地点设在远离单位十几公里的黄河迎宾馆,网站编辑部刘兰兰的孩子还在哺乳期,郭璇的孩子刚刚送到幼儿园,网络部的张攀家中有重病的老人等等,但是大家在接到任务后,不讲条件,没有怨言,处处以大局出发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工作。正是由于同志们的这种尽心尽力的职业追求,公而忘私的敬业精神,才使得论坛信息采集、编辑发布有条不紊,圆满的完成了论坛的宣传报道报道任务。
  
  二、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论坛召开前夕,根据科研处和期刊中心提供的有关信息,院文献信息中心快速整理出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五大智库成果:《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研究》、《新时期英国发展研究汇编》、《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五期)的7篇专题文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中英“一带一路”研究论文集》。这些成果通过在网站、微信、微博上的全方位宣传,为论坛召开奠定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论坛召开期间,文献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开幕式致辞——主旨发言——学术报告——学术讨论——闭幕式总结——评述阶段的会议流程,通过有条不紊地工作安排,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快速上传和实时传播。除了生产传播信息,文献信息中心还不断在网上了解论坛召开的舆论环境,通过了解,发现论坛召开期间不少主流媒体在网上发布论坛信息,为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网站编辑小分队先后将新华网发布的《加强交流合作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召开》、人民网发布的《大咖齐聚郑州探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英合作》、河南日报发布的《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在郑州开幕》等官方主流媒体刊发的信息转发到官网上,以便参会人员了解更多的论坛信息。论坛的召开得到各主流媒体的重视,提高了论坛的曝光度和美誉度,也间接传播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良好形象。
  
  三、实施精品工程,营造论坛报道声势
  
  本届论坛期间,中原智库网站九个栏目共编写发布论坛有关信息42篇,77256字。中原智库微信公众号、微博合计编辑发布47篇,近50000字。其中,拍摄照片合计近1800张;两架摄像机共录制视频时长约600分钟,为了活跃气氛,我们编发了8则图文并茂的论坛花絮,确保论坛信息全覆盖、准发布,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对外形象,提升了中原智库影响力和社会公众认可度。
  
  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展示专家观点和学者风貌,文献信息中心在论坛筹备期就开始精心筹划视频访谈采访事宜。通过添加社科院形象宣传片和社科在线片头,将视频访谈栏目的后期编辑软件从简单的爱剪辑软件上升到AdobePremiere层次,使视频制作更具专业化、规范化和形象化,使传统的文字版的专家观点变成具备视听效果和美学体验的感官体验。本次论坛共计制作《智库在线》视频专访7人,其中包括了两位国际学者:区域研究协会《区域发展与政策研究》主编、萨塞克斯大学功勋荣誉教授、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Dunford,Michael(唐迈)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圣安德鲁丝大学教授Maclennan,Duncan(邓肯);五位国内学界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董锁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研究员。
  
  四、拓展媒体渠道,加大外宣工作力度
  
  本次论坛召开前夕,通过与河南主要媒体的沟通,最终确定了18家媒体,在论坛召开期间,文献信息中心主动和各大媒体实行信息共享,如将论坛背景信息、会议流程、现场图片等信息提供给有需要的媒体。作为河南广电融电视媒体的试水之作,也作为河南加快开放抢占先机融入“一带一路”的载体,10月20日上午,航空港卫视通过微信公众号“航空港ONLINE”发布《又一国际论坛郑州开幕!中英"一带一路"合作进入黄金期》一文,对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据悉,航空港卫视将通过亚洲五号卫星覆盖中国香港、澳门及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覆盖河南航空港、中欧班列、电子跨境贸易等联系紧密城市和地区。本次论坛通过与国内主流官方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及河南本土媒体《河南日报》、《河南商报》、大河网等的合力传播,使得论坛信息传播的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拓展。
  
  通过这次论坛报道活动,我们积累珍贵影像资料,展示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形象,扩大了论坛和中原智库的影响力。通过和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近距离接触,我们感受了高端论坛的氛围,历练了队伍,强化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文献信息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