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哲学史》出版暨河南哲学的历史、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9月12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哲学与宗教研究所、中州学刊杂志社、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承办的《河南哲学史》出版暨河南哲学的历史、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来自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20多人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于9月12日上午开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负责人潘世杰主持研讨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承哲研究员、河南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梁周敏出席并致辞。
王承哲对《河南哲学史》的出版表示祝贺,并指出河南地理环境优越,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经济中心与“三圣”之地,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出现了一批历史名人,产生了一批原典文化,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决定了河南哲学与中国哲学产生在河南的必然性。他认为,如果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那么也可以说,“一部河南哲学史,半部中国哲学史”。他强调,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对黄河文化、河南文化的传承创新必须有担当,《河南哲学史》的出版对于推进河南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进一步指出,哲学与宗教研究所要继续深入推进河南哲学研究,以“四个一流”建设为奋斗目标,加强学科建设,坚持哲学研究同黄河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梁周敏代表河南省哲学学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河南哲学史》的出版。她指出,此书以事实考证和理论提高相结合,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相结合,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和阐释了河南历史上数十位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为河南哲学史的研究成果保护增添了重量级成果。她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哲学的复兴,社科工作者需要走进历史深处,钻进中国哲学浩瀚的思想丛林,挖掘河南哲学先贤思想的宝藏,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光大、创新发展做出后学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17篇学术论文,在大会发言阶段,与会的17名专家学者围绕《河南哲学史》评介、河南哲学的特色、河南重要哲学家思想研究、河南哲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中原文化是古代中国文化的核心,河南哲学史在中国哲学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河南哲学史》的创作,并对其进一步完善工作作出了具体指导。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原所长王景全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河南哲学史的创研和出版,对哲学与宗教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对区域专门史研究,对中原及黄河文化研究、对河南文化强省和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对中国哲学史专业的同志提出希望,希望他们以《河南哲学史》的出版为契机,聚焦研究方向,踏实敬业,厚积薄发,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河南哲学的研究。
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闭幕。
(供稿: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摄影:晓晓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