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研究员带队到濮阳市和清丰县调研孝道文化
6月4日至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研究员带领中原孝贤文化研究课题组对濮阳市和清丰县孝道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4日,课题组成员先后到中华孝道文化园、清丰亭、清丰县好人馆、清丰县家具产业园、柳格镇士子元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等处进行实地调研,对清丰县经济、社会、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清丰县孝道文化资源和弘扬传承孝道文化的实践进行实地调研。濮阳市委市政府、清丰县委县政府对此次调研活动高度重视,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接见了课题组一行,并对省社科院把孝道文化调研地点选择在濮阳市和清丰县表示感谢。濮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清丰县委书记冯向军、清丰县政府县长刘兵等市县领导陪同调研。
张占仓在调研现场
5日上午,在清丰县政府召开了“河南省社科院调研清丰孝道文化座谈会”,清丰县委副书记潘奇峰主持座谈会,濮阳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崔清林、《中华孝道》杂志社社长叶朝阳、濮阳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张玉民、清丰孝乡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冯海民、清丰孝乡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张建华、黄焦村党支部书记黄建军、地方文化学者赵建刚、“孝老子女”代表高林普、李冰以及课题组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冯海民会长对调研组到清丰县调研表示欢迎,结合清丰县孝道文化传承与弘扬情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调研组在听取了张建华秘书长以《孝道文化托起一座文明之城》为题的清丰县孝道文化建设工作系统汇报以后,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王永宽研究员,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乔研究员、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杨世利副研究员、社会发展研究所杨旭东副研究员先后发言。大家认为,清丰县孝道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近几年传承弘扬孝道文化方法得当,得到广大基层群众好评。同时,调研组也对清丰县进一步做好孝道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提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建议。最后,张占仓做了总结讲话。他对清丰县开展的弘扬传承孝道文化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从国家、省级层面论述了弘扬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性。他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有深厚的基础,人人皆可学可做,要把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河南地处中原,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孝道文化在民间代代传承、绵延不绝。河南有责任在传承创新包括孝道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课题组通过对全省孝道文化的系统调研,要把孝道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从地方学术文化层面提升到国家主流学术文化层面。
清丰县原名顿丘县,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因隋朝境内出的大孝子张清丰而更名。清丰县孝道文化资源丰富,县领导和广大群众注重孝道文化的传承弘扬,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显著效果,获得了“中国孝道文化之乡”、“全国弘孝示范城市”等称号。县里已开展三届“孝老子女”和“不孝子女”评选活动,开展“孝老子女”巡讲、巡演活动,开展“孝老爱亲、向上向善”专题宣传,举办孝道文化学术研讨会,创办家事法庭以亲情调解家庭纠纷,开展孝道文化进学校、评选“校园小孝星”活动,把孝道文化建设与乡村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走出清丰,到陕西汉中和湖北孝感开展孝道文化宣传、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清丰民风明显好转,家庭亲情关系改善,邻里和睦相处,简办红白喜事蔚然成风,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群众上访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社会环境改善,吸引大批青年回乡,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片、供稿: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