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宽学术随笔》一书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9-11-10   来源:文献信息中心   点击量:1947
【字体:

113.jpg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王永宽研究员新著《王永宽学术随笔》,近期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学术随笔类文章的汇集,分为记事编、人物编、议论编、掌故编、诗词编、物品编共6编,75篇。上海大学终身教授董乃斌先生为该书做序,《序》中所言:“《学术随笔》不是一般有感即发的散文杂叙,古人先例有以知识性、学术性为主者,如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之类。……永宽所写,正属此类。这种随笔,题目可大可小,可抽象可具体,内容上或述名物,或稽典故,或辨讹谬,或正沿习,务须言之有物而文风崇尚质朴。于是必然要罗列资料,从典籍到传闻,从文史到哲学,广采博搜,以实证求信。看永宽诸文即可知晓,其每论一事,必穷源竟委,寻根究底,搜索最早出处,探讨原始意涵,缕述历史演变,析论今之新义新用。”这段话概括了本书的基本特点。

书前还有一篇作者《自序》,内容是自述此书的写作过程与构想。其中说,本书的文章包括着“学术”与“随笔”两方面的意思。学术是指笔者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专业研究工作,本书中的文章也具有专业学术性质,表现出笔者的学术观点及学术研究方法;而随笔就是如洪迈《容斋随笔》等古代笔记类著作那样的具有学术特征的文章。作者谈到自已的认识说:“我在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以当代人的学术视野来审视古代文献,审视历代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审视人间万象的历史演化过程,在论事论人时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术研究,尽力运用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思维分析研究所议论的问题,力求使自己的文章体现出当代的时代精神,体现出当代学者的思想高度。在研究方法上,我对于所议论的问题,在大量占有材料方面同前代学者的做法是一致的,但是总是想着尽力体现出后来居上的优势。在研讨具体问题时,我对相关资料的介绍尽力做到更加全面,叙述源流与发展脉络也力求更加系统;既评述前代学者的相关观点,也兼顾吸纳当代学者的相关议论,采用当今学术前沿的相关新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于本书中的文章力求体现出当代学者所提倡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考证与议论的统一,也体现出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体现出交叉学科综合研究与相关学科比较研究的结合。”作者表示,在这些方面虽然已经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但是做得还不够好,期待着各位同仁朋友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教。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