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西部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综述

2012-06-25   来源:院办公室   点击量:1295
【字体:
    

    2012年6月10日,由西部十二省(市、区)社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共汶川县委、汶川县人民政府协办的西部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思想库”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11日,会场移至汶川,在映秀镇举行了闭幕式,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下一届会议的主办单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河南等全国三十二家地方社科院的代表以及四川大学、西南财大、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十二家社科院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主要就各地方社科院在思想库建设以及办院方略上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

    在思想库建设上,如何彰显地方社科院的特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成为了会议的焦点话题。社科院的比较优势,与高校比,在于更加联系实际,与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比,在于理论性更强。在新的发展机遇与生存危机并存的情况下,怎样走出自己的一条生存发展之路是多数地方社科院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一方面,边疆省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成就相对比较突出。云南、广西等省区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本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面向东南亚各国,开展跨国跨区域的的研究与合作,推出一些既可以和国家大战略结合起来,又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项目和成果;西藏社科院则是积极参与到民族地区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去,福建院则是以对台湾文献的搜集,对台湾问题的研究为特色。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满足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咨询需求,甚至国家相关部委也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某种依赖。对于中部地区而言,都在搞区域经济发展,可能各自的差异性表现得不是特别明显,但并非不能形成自身的一些特色学科,一方面,地方社科院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可以进一步整合、突出;另一方面,潜在的地方特色研究需要进一步发掘、彰显,例如,河南的中原文化研究。

    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是此次会议的另一个热点议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在发言中认为“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理论是基础并且来源于实践,而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提供对策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没有理论的对策是无根之木,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谈玄论。刘云山同志要求社科界也要'走转改’,这正是对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扮演什么角色的最好解读。”此外,多个地方社科院都很重视这一问题,广东院提出要正确处理“为省委省政府所做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课题与一般性、基础理论性研究的关系,个人发展的专业性与现实问题的多变性、综合性之间的关系”,宁夏社科院提出在开展应用研究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学术地位,处理好“专业性研究与现实性需求的关系”,这些本质上都是在探讨转型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之间的关系。

    在对地方社科院的功能定位上日趋明朗,服务地方省委省政府,“有为才能有位”成为一致共识。河南社科院明确提出建设成为“河南省的应用对策研究中心,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河南省委省政府满意的高水平智库”,上海院虽然提出立足地方,服务全国,但是仍然坚持“突出比较优势,服务地方政府”,山东社科院提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福建社科院提出“为地方领导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三为”方针。虽然上述提法上略有差异,基本上都是以服务地方社会为中心。正因为功能定位的明确,大多数地方社科院都在向服务现实社会的应用对策研究转型,宁夏院就明确提出“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

    在智库能力建设上,上海院、吉林院、山东院等兄弟院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院成立了专门对智库进行研究的机构,而且推出了一批有关智库研究的丛书,提高自身智库建设能力;吉林院提出建设“八大工程”,打造一流智库,目标之一就包括“高端智库建设工程”;而山东院在这方面提出了“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围绕建设一流新型智库的目标,把社科院打造成为省委、省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思想库”。

    在地方社科院的成果转化与推介方面,上海、广东、湖南等社科院的做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海院已经形成了多渠道成果转化推介机制,对于呈报的研究成果进行持续追踪,同时拥有《决策咨询专家建言》、《国际问题专报》、《舆情信息专报》、《社会经济问题专报》等多种内刊,通过这些内刊,拓宽上报渠道,积极影响决策。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上海院还对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多层次的转化,以利于进入决策层视野中;广东院的做法是通过做好横向课题,产生品牌效应,吸引地方合作;湖南院积极探索影响决策的各种渠道,通过给本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提供省情资料,通过经济形势分析会,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积极转化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各地都在努力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

    在这次会上,四川省社科院作为主办方,还发起了成立“长征文化研究会”的倡议,一些与会专家探讨了长征文化研究会的筹备方案,都认为长征精神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肯定了研究会成立的重大意义。在闭幕式上,发布了《“弘扬长征精神,推动长征路线申遗”成都•汶川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