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仓院长出席第十四届河洛文化研讨会

2016-09-22   来源: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李乔   点击量:1660
【字体:
会 场
 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


    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市政协、洛阳师范学院协办的第十四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于9月21日至22日在九朝古都洛阳召开。这是时隔10年之后,河洛文化研讨会再次回到河洛文化发源地洛阳举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孙怀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崇汇,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初、邓永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郑致毅,前理事长简汉生,以及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区和香港、台湾以及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我院学者原纪委书记杨海中,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研究员张新斌,原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程有为,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乔,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波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杨崇汇会长主持,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致欢迎词,卢展工副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卢展工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河洛文化的地位与研究河洛文化的意义,他说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跨入人类文明门槛的地区,这一地区孕育出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是根文化;深入研究河洛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华文明探源,更有利于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祖国认同,同时有助于深刻认识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还对今后河洛文化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他希望专家学者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研究河洛文化的“根”与“魂”,突出其“力”和“效”,不断推进研究向纵深发展。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专家学者围绕河洛文化与“一带一路”、河洛文化的“核”与“魂”、河洛文化与程朱理学、河洛文化与洛阳等与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及创新相关的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会的专家学者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河洛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地域文化、时代文化和王朝文化,它本质上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和国家文化,因而一直处于主导文化的地位。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价值体系是形成中华文化中核心价值之所在;河洛文化不仅影响周边的地域文化及客家文化、闽台文化,还曾经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必将在构建“海峡两岸命运共同体”中再展风华。张新斌所长在大会上做了精彩演讲,并作为小组召集人主持了“河洛文化与二程理学”小组的讨论,程有为、李乔、杨波等参与了各自相关小组的讨论。
  
  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总结了研究会2014年以来的工作,并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班子。杨崇汇同志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研究会会长,会议选举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孙怀山同志为会长,增补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同志为副会长。我院张新斌、程有为、李乔作为常务理事、理事参加了会议。




图片提供:李 乔
责任编辑:赵 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