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协调发展 实现共建共享

省社科界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6-09-09   来源:《河南日报》2016年9月9日 09版 理论版   点击量:1364
【字体:
    近日,省社科联组织召开河南省社科界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的20余位社科界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专家学者指出,协调发展强调发展过程中的统筹兼顾、注重平衡、保持均势,旨在补齐短板;共享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公平正义,旨在实现共同富裕。与会专家学者就我省如何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协调共享发展提出不少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省社科院副院长丁同民指出,要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城市发展思路和向心发展、错位发展、互动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形成区域平衡发展结构。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李铜山认为,要增强难点意识,着力找寻并解决难点问题。就城镇而言,要加快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升级,如平顶山、焦作等煤城及濮阳等油城,由于资源采掘殆尽,而其他产业发展不优,经济社会难点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精准发力,因势利导地进行转型升级。就农村而言,要加快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旅游业等,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完善特色产业扶贫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云认为,要完善区域发展布局,实行分区施策。在进行合理区域布局的基础上,对三大区域板块制定分区发展目标和发展方略,走以集聚为主,兼顾均衡的“集聚—均衡”发展之路。着力培育次级增长极,促进各板块协调发展。
  
  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指出,共享发展的实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提升人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牛苏林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众福祉所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汪来喜建议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除人地钱挂钩政策外,还应把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变市民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进城务工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比重、农民工居者有其所的比重、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受教育权利的比重、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障的比重等,列入各级政府及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真正使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各级政府和官员追求政绩的自觉行动。⑩4(执笔人:牛玉林)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