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与感动上帝

2015-06-09   作者:刘道兴   点击量:1853
【字体:
编者按:
  
  2015年6月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共济源市委联合主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暨纪念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回顾毛泽东同志发表《愚公移山》一文的背景、影响和意义,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讲话,并对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展开研讨。院副院长刘道兴受邀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做题为“愚公移山与感动上帝”的重要发言。

  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和不竭动力的标志。从愚公移山寓言中可以感受到许多方面的精神,其中“感动上帝”这一神来之笔,包含了非常丰富和深刻的哲理。那末愚公为什么能够感动上帝呢?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方面:首先,愚公从事的这个事业的崇高、美好和艰巨,使之能够感动上帝。愚公作为一个“年且90”的老头儿,能够大胆提出搬走两座大山的任务,当然是感人的。我们不妨反复琢磨一下这个事,如果放到今天,一说我都90岁了,我还能活几年呢,可能就不会想做挖山这个事情,他最多可能会把孩子们叫到一起,我给你们指指路。他做这个事很崇高,实际上是为了子孙后代交通方便创造美好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说,正是他做的事的伟大、美好和艰巨感动了上帝。第二,愚公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精神使之能够感动上帝。老愚公不是停留在自己说一说指指路上,不是说我年龄大了,你们去挖吧。他自己看准了这条路,就带着儿孙、带着一家人每天挖山不止。一个90岁老头儿,能够坚持每天挖山不止,这就是感动人的地方。第三,愚公面对质疑、面对怀疑、面对别人讽刺的时候,他的信念、信心、定力使之能够感动上帝。河曲智叟讥笑愚公说:“看你傻成啥了?你多愚蠢啊!”但是他说:“山不会再长高了,而我的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只要坚持,我们终究会挖完的!用今天的话说这就叫排除干扰,表明了一种坚强的信念、动力和意志。愚公移山感动上帝的这样几层意思,用今天的话来深入的分析,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特别是作为执政党怎样能够感动群众,能够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我们要从愚公移山故事中认识到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在一个特别需要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在中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压力,我们要完成的发展、建设的任务,特别需要愚公移山精神。比如南水北调,一千二百多公里,千山万水,穿越黄河,把长江水调到了北京、天津,这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谱写的新篇章。其实不光是南水北调,我们这些年搞了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迅速延伸,高速铁路在中国很快形成网络,甚至要和外国互联互通,这些事情都集中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其它方面,扶贫攻坚、反对腐败等等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支持、参与,我们的党都需要有感动上帝的水平和能力,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济源市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就充分体现了愚公移山精神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接受会在一个地方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济源原来是河南普普通通的一个县,在河南是非常偏僻的。近20多年来,济源人非常明确地把自己这块地方确认为愚公的故乡,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济源精神,全市人民都是愚公的儿女。济源这样一个定位对这二十多年来济源发生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地方所拥有的。比如济源从小工业迅速发展成大工业,现在又出现现代工业,最近这些年,大家有机会去看看,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他们搞工业上山,项目爬坡,城市靠山,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城镇化、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品位很高,他们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在全域推进城乡一体。济源的发展,特别是按照人均水平,方方面面走在河南全省前列,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使济源这片土地在2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使我们看到愚公移山精神一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旦为一个地方的人民群众自觉实践的时候,它会转化为巨大的力量。
  
  
    (刘道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