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论坛”在我院举行

2013-09-17   点击量:1553
【字体:
会场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研究员致辞
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卫绍生研究员主持论坛
河南省统计局文化产业处梁文海处长
河南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刘义
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李同昌副处长
河南省文产办副主任张锦
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
铁道警官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国建教授
中原动漫艺术研究院牛兴侦院长
中原旅游文化研发中心主任张瑞
郑州师范学院范红娟教授
 

   2013年9月15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论坛”在我院举行。来自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文产办、省文化厅、省统计局、省出版局、郑州师范学院、铁道警官学院、中原动漫研究院、中原旅游文化研发中心等单位的有关专家,我院中原文化研究所、中原文化研究重点学科、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研究所、中州学刊的专家与科研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卫绍生研究员主持。
  
  河南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研究员到会致辞,并全程参加了研讨。谷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此次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非常有意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是关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进快慢的关键因素,是河南省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步骤,是构成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力量。而集聚发展正是推动文化产业走上高速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研究好,从理论上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与会专家围绕会议议题,就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途径、形态、策略,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等问题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探讨。
  
  河南省统计局文化产业处梁文海处长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2012年开始执行的新的文化产业评价标准。对于国务院最近提出的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他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信息消费有重要作用,应该加大文化内容走进信息消费之中。而河南省目前的状况是,信息消费有“高速公路”,但缺乏可消费的文化内容。他还指出了河南省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文化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太大,新兴产业产业所占比重太小;文化精品工程成果很多,成就很高,但是没有走上产业化道路,对全省文化产业的促进不大;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预算经费太少。
  
  河南省文化厅产业处长刘义处长首先介绍了河南省文化产业工作的几个重点:一是农村文化产业,二是新兴文化产业,三是文化产业集聚。在文化产业集聚方面,主要是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刘处长还指出了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比如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城镇化工作应该注意和文化产业园区的结合;要注意培育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科技引领和科技融合等。
  
  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李同昌副处长从四个方面就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要多关注新业态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像旅游业等,已经进入可以自行、惯性发展的状态,不给于过多的管理指导,它们也会自行发展,但是新业态产业刚起步,应该多关注、多扶持,推动它们扎扎实实地发展;二是关于十八大后国务院提出的信息消费问题。信息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是一个未知领域,也是一个可以无限开发的领域,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三是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重点放在工艺美术产业和民间文化产业发展上。河南省的工艺美术产业和民间文化产业非常有潜力,但是目前对它的支持远远没有对其它企业的支持大,宣传、推广、支持的力度还不行,这需要加强;四是应该重视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国家的战略,也是我们省的大趋势,文化产业如何融入这个大趋势当中去?这一问题非常重要。
  
  河南省委宣传部政研室副主任胡景战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问题提供了书面发言。他在对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五条建议。一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关键在“区”不在“园”,二是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能照搬工业园区建设,三是优先发展那些各种要素形态都具备的产业园区,四是要把现代新兴文化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五是文化产业集聚要强调差异化发展。
  
  河南省文产办张锦副主任重点就政策引导对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性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一是应该把政策引导作为加快产业持续发展的杠杆,二是要研究制定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综合配套政策,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形成固定的投入增加机制。他还就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带动、产业融合、人才支撑等有关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意见。
  
  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认为,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关键是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河南文化产业怎样发展?第二个是河南文化产业怎么样集聚?第三个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什么?他把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总结为“三个离不开”、“四个融合”、“五个破解”。所谓的“三个离不开”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个大后盾,离不开文化发展这个大环境,离不开顶层设计这个大前提。“四个融合”是指(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文化品牌、非遗传承等等的)链条融合、政策融合、优势融合、科技融合。“五个破解”,第一是破解文化消费的模式,第二是破解文化平台的构建,第三是破解文化资源的激活,第四个是文化产业路径的选择,第五个是破解区域文化产业的布局。
  
   铁道警官学院科研处长刘国建教授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是不是各种艺术种类都可以产业化?河南省的艺术品种、艺术门类应该如何保护?中原动漫艺术研究院牛兴侦院长专门就河南省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一些建议作了介绍和阐述。中原旅游文化研发中心主任张瑞从具体个案出发,提出了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几点看法,并呼吁应该加强个案的研究。郑州师范学院范红娟教授则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文化产业集聚园区迫切需要一个发展、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第二、产业园区发展方面的思路可以更开阔一些,不一定要局限于物理形态的集聚。第三、集聚区的发展最需要人才,河南现在缺的不是民间艺术大师,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带头人,缺的是职业经理人。
  
  最后,谷建全副院长从产业集聚发展的角度,对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两个问题,并作了简要解答:第一是为什么要集聚发展?第二是怎么样集聚发展,就是你给它提供什么环境它的集聚效应才能放大?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认为,产业集聚可以形成三个优势,即区域品牌优势,低成本优势,和有利于新技术传播和扩散的优势。对于第二个问题,他提出了五种发展形态:集群发展、生态发展、链式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
  
   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有来自省委、省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有来自省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有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也有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专家。他们的研究各有侧重,视角各有不同,但对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看法却比较一致。众多专家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带来了关于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最新数据、最新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既着眼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原文化研究所供稿)(执笔:胡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