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河南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高端平台

2011-12-21   来源:《河南日报》2011年12月20日   点击量:1895
【字体:
    梅香送冬寒,大地迎春意。2011年12月20日,乘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河南省九次党代会的东风,在辞旧迎春之际,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隆重开工奠基了。

    这是令人振奋的一天,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不久的将来,全面展现河南社会科学研究事业风貌、代表河南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崭新形象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将在郑州新区拔地而起。每一个社科人都为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新平台而翘首期盼,每一个社科人都为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愿景而信心满怀。

                                

    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开工奠基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不断扩大,河南省社科院现有的科研环境和功能设施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提升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功能,完善省社科院科研、交流、咨询等硬件设施,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服务领域的扩大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好的平台,2009年11月6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在听取了省社科院工作汇报后,决定“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省社科院的支持力度”,同意建设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实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整体搬迁。

    2010年4月6日,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建设获得河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豫发改投资[2010]497号),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由省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具体运作。2010年9月6日,郑州新区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郑新管委会纪[2010]8号),原则同意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选址于中牟产业园区白沙组团郑开大道以南、郑信路以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随后,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要包括科研中心、图书情报中心、学术交流咨询中心、期刊中心及附属设施等,是一座集社科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理论普及、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社科研究中心。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落成,将更有利于推动河南省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更有利于推进河南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更有利于扩大社会科学事业的影响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有利于强化社会科学事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更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为了加快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促进基地项目的顺利进行,河南省有关领导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作出批示,就项目运作、项目用地、项目批复以及项目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研究协调,为项目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先后通过了选址、立项、用地审批、设计招标等多个环节,于2011年11月7日获得省政府建设用地批复(豫政土[2011]1048号),成功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河南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开工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关心关爱、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对河南省社科院的成长与发展,从政策资金到基础建设,从人才队伍到科研实践,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殷切希望,鼓励社科研究工作者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深入开展研究。

    上个世纪90年代,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高度重视社科研究,多次对河南省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8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亲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视察工作,与社科院研究人员进行座谈,要求河南社科院要明确中原崛起、中原文化两大科研主攻方向,并对社科院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励全院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为中原崛起服务。

    2004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制定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形势任务、指导方针和工作目标,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发展作了明确定位:“充分发挥省社会科学院的作用。省社科院要以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内部活力。多出名家、多出精品、多作贡献。要深入研究回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8年8月,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闭幕之后,省社科院围绕中原崛起中的难点、热点、亮点问题,完成了50多项专题研究。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专门就此作出批示:“社科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配合省委中心工作做好理论宣传研究,各方面反映很好,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2009年10月,徐光春书记亲临河南省社科院建院30周年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河南省社科院的工作,鼓励省社科院成为理论研究的强大阵地、中原崛起的有力智库、学术繁荣的锦绣花园和人才辈出的培养基地。

    现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先后两次到省社科院调研和视察工作,对省社科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2月21日,虎年新春上班的第二天,卢展工书记就来到省社会科学院,就新形势下中原崛起的有关问题与社科院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在专家学者发言结束后,卢书记说,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省社科院,听完大家的谈话很有收获、很受启发。大家的谈话,一是始终围绕着发展,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个主题来展开。二是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表明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是深刻的、自觉的。三是紧扣中原崛起需要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体现了一种清醒,对河南省情现状和对存在的差距始终保持清醒意识。五是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意见。卢书记对社科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社科院深入研究怎样使中原崛起的思路系统化、怎样发挥河南的优势、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河南的文化优势、如何使我省的弱势变成优势等6个方面的问题,使更多的成果转化为领导的决策思想,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同时,也就是在此次座谈会上,卢书记提出了“什么是中原?什么是中原崛起?为什么要实现中原崛起?怎么实现中原崛起?”四大课题。要求社科院马上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就此吹响了研究中原经济区的号角。

    现任河南省省长郭庚茂高度重视省社科院的工作,明确指示有关部门,研究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要吸收社科院的专家参加,把有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交给社科院,让社科院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2008年下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社科院按照郭庚茂省长指示,完成了《2008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经济走势预测》、《河南经济形势分析年度报告(2009)》等5份研究报告,得到了郭省长的肯定性批示和表扬。

    2011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在河南省社科院召开全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就省九次党代会报告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参加座谈的21位专家中,社科院的专家有10位。2011年10月,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的明确要求,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近年来,省社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和要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当好省委省政府“思想库”为己任,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科研转型,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中找位置,在助推中原崛起中显身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对策和建议,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赢得了业界的认同、领导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加大科研转型力度,明确自身职能定位。近年来,省社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定位,加大科研转型力度,以服务现实为着眼点,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攻方向,追踪研究河南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从战略、宏观、全局角度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同时,注重横向联合,延伸服务触角,深化院市合作、院厅合作、院企合作,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适应科研转型的需要,加大学科调整步伐,逐步建立起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体、以特色理论研究为支撑、以重点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的科研体系;每年组织开展大型省情调研活动,积极建设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河南省基地,增强对国情省情的把握;创办直接反映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的内刊《领导参阅》和《科研专报》,实现对策研究与领导决策的“对接”,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深入开展对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把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政策宣传到位、解释到位、引导到位,努力推进社科理论研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强化应用对策研究,提高咨政服务水平。为切实加快科研转型,近年来,省社科院围绕中原崛起做文章,高度重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开展一系列应用对策研究,为中原崛起建言献策。尤其是在中原经济区研究中,抽调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中原经济区重大课题研究和文件起草,参与编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发展规划等,并组织中原崛起总体战略系统化研究等重大研究,及时撰写出版《中原经济区研究》、《中原经济区策论》等著作,适时举办科学发展与区域转型学术研讨会、“务实河南”理论研讨会、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研讨会、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高层论坛等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和论坛,解疑释惑、交流探讨,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成为省内公认的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研究中心。

    全面推进学术创新,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围绕出大力、出大作、出大家,以申报国家、省和院三级课题出版学术精品、发表高质量论文为重点,凝结创新成果,搭建学术平台。积极开展有河南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以炎黄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为代表的“根”文化研究,加强老子文化、墨子文化、易学文化研究。2011年,省社科院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居第二位,立项率为15.9%,高于13.6%的全国平均水平。以系列蓝皮书为载体,打造继《中州学刊》等之外的又一学术品牌,目前已推出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四个系列。以“学术文库”等形式,鼓励科研人员专注学术方向,提升学术素养,推出精品力作,目前已陆续出版多部专著。以“青年学术成果奖”等形式,发现和培养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培养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和有较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为积极营造有利于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氛围,省社科院不断修改完善考核评价、精品奖励、职称评聘等规章制度,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命神圣,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任务繁重,这些都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社科院将以建设社科研究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坚持“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开门办院、和谐建院”的办院方针,坚持“思想领先、应用为主、学术本位、专家治理、项目带动、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面向现实、面向应用、面向社会,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以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争取“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上台阶”,不断提升省委省政府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学界认可度,努力建设成为河南省应用对策研究中心、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基地、服务河南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的高水平智库,以饱满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推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繁荣与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