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研究员等到江西赣州参加第十一届河洛文化研讨会

2012-10-19   来源: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点击量:1975
【字体:
    江西赣州第十一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会场

    我院与会代表合影

    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江西省政协、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政协承办的第十一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于2012年10月9日至12日在“客家摇篮”、“红色故都”、“南国宋城”——江西省赣州市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北京、河南、江西、广东、福建、湖北、安徽、广西、贵州、宁夏等省(市、区)的专家学者和全国政协及相关省(市、区)政协的各级领导,共150多人出席研讨会。研讨会收到论文102篇。其中96篇收入论文集。与会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紧紧围绕“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这一主题,分别从中原汉人南迁与客家之形成、客家文化内涵与特点、河洛文化与赣鄱文化、河洛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我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纪委原书记杨海中、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以及任崇岳、程有为、王永宽、闫德亮、陈建魁、李乔、陈习刚、唐金培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10月10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赣州市格兰云天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主持。江西省政协主席黄跃金,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等先后致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云林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自2004年以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等共同举办的中国河洛文化研讨会先后举办了7届。其中,第4-8届在河南举办,第9届在广东举办,第10届在台湾举办。今天,我们又相聚在江西省赣州市隆重举行第11届中国河洛文化研讨会。这说明中国河洛文化研究正在不断持续深入,中国河洛文化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他在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把河洛文化研究工作与推广工作结合起来。要善加利用、充分发挥河洛文化研究的优势和作用,高举河洛文化旗帜,高扬中华文化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二是要进一步把河洛文化研究工作与普及工作结合起来。要善于挖掘、提炼有时代价值的传统思想元素,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河洛文化的普及工作,使其切实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三是要进一步把河洛文化研究工作与对台工作结合起来。要不断加强河洛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研究内容的针对性、现实性,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感,进一步强化精神纽带,实现心灵的沟通,深化感情的交融,使河洛文化研究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四是要进一步把河洛文化研究工作与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要加强对河洛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力争使河洛文化研究在学术探讨、文化建设、加强海峡两岸联系等层面上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为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等做出新的贡献。

    10日中午,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召开全体理事会议,会议提议并举手表决通过,增补我院正院级干部赵保佑研究员等3人为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次研讨会的研讨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10日上午,继开幕式后开始第一次大会发言;10日下午,分组讨论;11日上午,闭幕式前进行第二次大会发言。第一次大会发言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原书记、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崇汇主持。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文化中心主任罗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执行主编施由明、台湾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宪元、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刘昭民等6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下午的学术讨论共分四个小组。其中,我院张新斌研究员为第二组召集人。赵保佑研究员、陈建魁副研究员等参加第一小组讨论并发言;张新斌研究员、唐金培副研究员等参加第二小组讨论并发言;程有为研究员、王永宽研究员、李乔研究员、陈习刚副研究员等参加第3小组讨论并发言;任崇岳研究员、闫德亮研究员等参加第4小组讨论并发言。11日上午举行的第二次大会发言,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永俭主持。台湾中华侨联总会编辑汪育正、我院文学所原所长王永宽、台湾发展研究院客家事务研究所所长翁廷燮、福建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廖开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龚国光、美国东北大学终身教授王申培、香港商报驻江西首席代表徐江明等7位专家学者先后做大会发言。

    研讨会闭幕式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会副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炳才主持。首先宣读会议纪要并征求意见。来自台湾条根律师事务所的洪条根律师认为,海外华人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浓。他建议,中国河洛文化研讨会要到华人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去开,要到香港、澳门等地去开。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吕书宝教授认为,广西南宁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中国河洛文化要借助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向广西和东盟各国辐射。然后,大家鼓掌通过《第十一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纪要》。最后,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永俭做总结性讲话。他说,在江西省政协、河南省政协及赣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精心组织下,这次研讨会办得非常成功,不仅在学术问题上达成了许多共识而且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他指出,在过去的客家文化研究中,人们大多侧重于从宏观上探讨客家文化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而对客家文化形成后自身独特个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点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这次研讨会有学者很有见地的提出要重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差异性研究,这对构建客家文化体系很有意义。他认为,组织召开专题性学术会议,是促进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也是传播、展示研究成果,培养、提高专业队伍的最有效的方法与渠道。中国河洛文化研讨会每次拟定一个专题,既能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又便于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讨;每次研讨会坚持出版论文集既有助于学术交流也便于成果积累;每次研讨会组织大会发言既能有效促进学术创新有便于保证发言质量。针对当前河洛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田野调查不够深入、研究方法和思路有待进一步突破等问题,他建议,今后一定要进一步要开好研讨会并组织好课题研究,要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术创新,不断深入思考,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将河洛文化、客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好、宣传好、弘扬好、传承好。

    研讨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考察了赣州市区的郁孤台、蒋经国故居、八境台等景点,以及赣州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 (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唐金培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