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十件大事

2012-01-13   点击量:1740
【字体:
    1.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我院主持召开全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9月29日,省委在我院召开全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就省九次党代会报告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省委书记卢展工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等领导参加会议。包括我院10位专家在内的21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专家们的不少发言和建议得到卢展工书记的肯定。

    2.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奠基。12月20日,省社科研究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在郑州新区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卢展工对省社科研究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对奠基和工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程锋,省政府副省长赵建才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直厅局、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郑州市、中牟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奠基仪式。当日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河南日报》当日刊发“打造河南社会科学研究的高端平台”专稿和致贺专版。

    3.我院圆满完成全员聘用工作。经过充分准备和广泛征求意见,我院于11月份完成岗位分设,分别评出三、四级研究员和五、六、七级副研究员以及各级别的中初级研究人员,同时,完成编辑、图书资料系列和行管部门职员的岗位分设。12月31日,我院举行全员聘用合同签约仪式。全面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是我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神的重大举措,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我院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意味着全院责任体系、目标体系的建立。

    4.省委对我院领导班子做出调整。6月15日,我院召开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权红军等出席会议,会议宣读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喻新安、张锐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省委决定:喻新安同志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锐同志不再担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5.院“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十二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我院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于7月份颁布实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1-2015年发展规划》。按照该规划,我院的功能定位为:河南省应用对策研究中心、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河南省委省政府满意的高水平智库;办院原则是:坚持思想领先、坚持应用为主、坚持学术本位、坚持专家治研、坚持项目带动、坚持统筹发展;总体目标是:不断提升省委省政府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学界认可度,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处于领先位置。同时,规划提出了人才目标、学科目标、精品目标、管理目标以及八项重点工程。

    6.隆重举行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院隆重召开庆祝大会,并走访老红军,召开理论研讨会,举办征文活动,先后有7篇论文入选全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1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

    7.院学术委员会换届并开展系列学术活动。11月,院学术委员会完成换届,新一届院学术委员会任期两年(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由37位委员组成。新一届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后,先后完成了2010年优秀著作评审、院级课题结项、青年优秀论文评选、2011年度院级课题立项等工作。

    8.我院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为加强我院中原文化研究已有优势,8月30日,我院正式成立中原文化研究中心。这是我院实现科研转型、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发挥智库作用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院内设的正处级实体研究机构,中原文化研究中心将更好推进中原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服务和理论支持。目前,该研究中心有14名成员,下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理论、河洛文化四个研究室和《河南文化蓝皮书》编辑部,卫绍生兼任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9.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迎接省九次党代会召开。为迎接省九次党代会召开,我院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主题,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省九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氛围。先后举办了“'务实河南’理论研讨会”、“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高层论坛”、“当代红旗渠精神理论研讨会”,河南电视台多频道予以报道,河南日报分别刊发专版重点反映,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根据省委领导指示,开展了关于务实河南、重在持续的系统研究,以我院课题组名义,撰写了《论“务实河南”》、《论持续为重》两篇力作,在《领导参阅》刊发报送省四大班子领导参阅,《论“务实河南”》在河南日报10月21日整版刊登,得到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肯定。

    10.完成重点学科考核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经济(区域经济)、中原文化(区域文化)三个重点学科在2009年9月~2010年8月第一个考核年度内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情况进行了年度考核评议,并对重点学科周期进行了调整。

    11.圆满完成职称评审工作。12月,全省社科研究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完成,共评出研究员13名、副研究员11名。同时,我院职称评审工作完成,经过民主评议、学术委员会评议、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职称聘用委员会评议等严格程序,共评聘4名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

    12.设立应用型研究岗位。为适应地方社科院科研转型需要,加大应用对策研究力度,为建设中原崛起高水平智库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12月份,我院出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办法>补充规定》,设立应用型研究岗位,并第一次评出2名应用型研究员、3名应用型副研究员。应用型研究岗位的设立,标志着我院“以应用为主”的科研导向得到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保障。

    13.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进展顺利。推荐产生全国“四个一批”人才1名,省优秀专家2名、全省“四个一批”人才2名、“三五”人才1名。进行干部培训、轮训16人次,社科骨干培训4人次。通过在光明日报以及网络发布招聘信息、派出多个招聘小组分赴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招聘等方式,全年先后进行两次人才招聘工作,共聘用10位博士。

    14.加大学术交流与外出考察力度。首次正式启动暑期专家学术休假活动。院先后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境内考察5批112人次、出国出境考察6批62人次,共计174人次。有关研究所组织的省外学术考察活动,参与人员超过50人次。学术交流与外出考察活动的开展,开阔了职工视野,促进了观念转变,增进了彼此了解,提振了工作信心。我院学术交流与外出考察工作的新突破,不仅对科研强院有重要推动作用,也为和谐建院提供了新的思路。

    15.持续开展省情调研活动。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问题,组织了全院的大型省情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这一主题,确立了河南“十二五”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如何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等研究重点,深入平顶山、三门峡、信阳、洛阳、驻马店、濮阳、鹤壁等全省14个地市开展调查研究。有150余人次参与了调研活动,完成调研报告20余篇。

    16.蓝皮书创研与出版工作取得新成效。确定了蓝皮书创研出版的责任制。先后召开了蓝皮书创研工作会议、选题研讨会,经过多次讨论主题、确定方向,全面完成了《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2)》、《河南社会发展报告(2012)》、《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2)》、《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2)》等的编撰出版工作,并先后举办了河南经济蓝皮书(2012)发布暨当前经济形势研讨会、2012河南城市•社会•文化蓝皮书发布会,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网等媒体先后报道,河南电视台《聚焦中原》还围绕河南经济蓝皮书作了“你我的蓝皮书”的专访,在河南卫视播出。组织科研人员完成《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分报告1篇、专题报告3篇,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17.科研成果持续好的趋势和态势。10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为建院以来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多的年度,位居全国地方社科院第二位。立项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6项,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1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全年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其中资助出版6部。以“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在三报一刊发表文章3篇。

    18.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任务多项。根据省政府安排,组织新型城镇化专题调研。作为牵头单位,赴湖南、湖北等地调研,并向省长汇报调研情况。完成《河南省201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经济走势预测》、《做好2012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举措》、《我省高中负债问题研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等研究报告。

    19.举办多项有益的学术活动。召开了“《中原经济区策论》首发式暨'三化’协调发展研讨会”、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终期报告评审研讨会、与济源市政协联合举办“第三届王屋山道教文化研讨会”、与信阳市政府等联合举办“固始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举办了“王曾凡研究员学术生涯追思会”、“《文人•诗学•武术》出版暨王广西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邀请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坚争教授作《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战略定位》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昆叔研究员作《大道为中——阐释中文化》的学术报告。

    20.承办“中国(河南)—韩国友好合作论坛”。根据省政府安排,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韩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2011年中国(河南)—韩国合作交流洽谈会、韩国—中国(河南省)友好周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1月26日,由我院与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共同承办“中国(河南)—韩国友好合作论坛”。此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河南与韩国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河南与韩国实现全方位开放合作。

    21.参与中心工作收到良好成效。我院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中原经济区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我院专家参与了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前的有关调研、研讨活动。我院专家作为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团主要成员,到有关地市和省直有关单位宣讲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受省委宣传部委托,我院组织编写了2011年度通俗理论读物《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22.多项成果获省领导肯定批示。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我院中原经济区研究工作作出批示。《中原经济区策论》出版,郭庚茂省长作序。省长郭庚茂对《扩大富士康效应,促进河南吸引内外资跃上新台阶》作出批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对《纪委应当成为干部之家》作出批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春良,副省长张大卫对《立足实干建设中原经济区系列研究》作出批示。副省长陈雪枫对《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批示。副省长赵建才对《关于以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主轴打造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的建议》作出批示。

    2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工作内容,搞好任务分解,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考核,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中受到好评。2011年6月,我院纪委监察室被省纪委、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24.机关党的工作顺利推进。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旨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纪念活动。成立院思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思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组织召开院民主党派及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我院民革、民盟、民进和民建的代表及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参加了座谈。

    25.承担多项横向课题。如省交通运输厅委托课题《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研究》、省工信厅委托课题《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省文产办委托课题《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规划》等,均为关涉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项目。其中,《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准。

    26.出台财务开支规范调整文件。进一步规范各类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各单位经费支出、专项经费、纵向课题经费等经费管理和学科经费开支等做了细化规定,使我院各项经费开支更趋合理和规范。

    27.后勤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并通过年度检查。完成图书馆二、三层改造成3号办公区工作,协助有关研究所顺利入驻。改造1号办公区洗手间的通风和上下水系统及洁具;改建了2个大洗手间。争取郑州市一户一表改造资金,用于改造我院年久老化的供水主管道及水表。克服经济适用房工作中的具体难题,目前进展顺利。完成省级文明单位的环境硬件布置,通过了年度复查。

    28.开发工作进展良好。积极盘活资产,超额完成年度创收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主楼三层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租赁续约。

    29.《中州学刊》实行新的采稿用稿机制。为更好地编发精品力作,推进学术繁荣,自第6期起《中州学刊》提高稿件采用起点,并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

    30.工作生活条件继续改善。为80多名一线科研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启用科研人员文件阅览室。职工福利和得到的实惠有所增加。

    31.老干部活动丰富多彩。离退休工作处邀请专家为老同志专题介绍中原经济区建设情况。不断组织老干部开展书法、绘画、老年运动会,组织外出考察等,丰富了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