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寻根文化优势——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

2018-11-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09日 第5版)   点击量:1898
【字体:

编者按:2018年11月0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5两版以“寻根文化独家报道”为题刊发了一组对相关专家学者的专访文章。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就“充分发挥寻根文化优势”这一话题接受了该报记者采访,全文见当日报纸。现将张所长的部分观点内容整理如下,供读者交流探讨。

该专访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张新斌就寻根潮及其特征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海外华人寻根潮是世界范围内寻根热潮的延续。不过,80年代海外华人在河南的寻根,是零散的、偶然的,真正形成规模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在1995年前形成了第一个高潮。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寻根热在总体趋势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由零散到组团寻根;由海外到海内外宗亲联合寻根;由一般的寻根活动到世界大会的举行;由被动研究到地方与学术机构联手主动研究;由一般的寻根联谊到寻根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较有特色的寻根经济。

在第二部分采访中,张新斌就寻根文化热在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研究真正形成较大规模的寻根热,主要表现在国学热、炎黄热与地域文化热三个方面。寻根文化潮中的国学热,是以传统文化复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寻根文化潮中的炎黄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间形成了炎黄文化研究高潮:其一,炎黄文化研究团体出现,研讨活动此起彼伏。其二,基础性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其三,针对重要学术问题形成共识。其四,河南、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对炎黄二帝进行官方祭拜,尤其以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陕西黄陵、陕西宝鸡炎陵、湖北随州炎帝故里、湖南炎陵的祭拜活动影响较大;寻根文化潮中的地域文化热,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热潮的又一特征。其一,围绕地域文化推出文化理念。其二,成立机构,出版丛书。其三,围绕地域文化开展了特色研究。

在第三部分采访中,针对寻根文化研究以及寻根文化资源开发这一话题,张新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寻根文化研究体系;其次,要建立系统的寻根文化资源保护体系;最后,要建立特点鲜明的寻根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建立紧密配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产业体系。

总之,“寻根文化”是海外华人精神交流和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要从祖国统一大业的高度,从增强海内外华人凝聚力的高度,去认识“寻根文化”的意义。社会各界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充分发挥寻根文化优势,做好寻根文化开发这篇文章。




责任编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