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坚持创新驱动 培育河南发展新动能

2018-01-12   来源:《河南日报》2018年1月12日 理论版   作者:曹明   点击量:1103
【字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意义重大,必将为我省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为河南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战略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程中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向和重点。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现代创新体系支撑创新高地建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科技支撑。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蕴藏的巨大潜能。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将“放管服”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持续简政放权,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治理能力,先后6次对省级审批项目进行清理,精简55.5%,单个项目备案办理时间平均仅为3天,证照整合数量和信息化综合运用程度居全国前列,社会创新活力得到有效释放。

      我们要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动力,激发全省的创新创业活力。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干预,增加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二是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探索建立适应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体制机制,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收益和处置权,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推动产权保护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保护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培育高素质创新要素,推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升对创新创业要素的吸引力,发挥市场机制引导技术创新的作用。

      加快打造创新高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任务为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壮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二是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示范区作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协同效应、示范效应、引领效应、辐射效应;适时复制推广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推动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三是强化科技投入要素和科技人才要素。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扎实推进中原学者、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培育计划,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型企业梯次接续发展,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龙头企业,推动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依托盾构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打造创新集群,针对龙头企业需求,带动配套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集聚。五是推进开放式创新。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依托,出台有针对性的鼓励技术转移政策,加快承接技术转移转化;积极争取创新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善与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的创新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布局创新网络,增强优势领域的国际竞争力。⑩6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