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2020-08-19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8月19日 09版 理论版)   作者:唐金培   点击量:2530
【字体: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对标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相关要求,只有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机制完善、业态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才能将黄河流域真正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

优化顶层设计,提升黄河文化旅游规划引领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布局。要站在省级层面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高度,将黄河上下游、左右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科学规划和全面布局。制定国家、省、市、县(区)等各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以及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文化旅游融合及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等。同时,要以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等核心区规划建设一批黄河文明博物馆、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此外,规划建设一批黄河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扶植一批黄河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黄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使黄河上下游、左右岸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进程中真正做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将河南建设成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示范区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充分彰显河南在整个黄河文化旅游带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

整合优质资源,激发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内生动力。以郑州、洛阳、开封为中心的黄河沿线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密集的核心区域。要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整合三门峡仰韶村遗址、渑池庙底沟遗址、新郑裴李岗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大型考古遗址,打造沿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廊。整合新郑黄帝故里、灵宝黄帝铸鼎原、内黄颛顼帝喾陵、辉县共工故里、登封大禹故里等人文始祖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河南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整合河南段黄河沿线水利工程建筑遗存、水利科技文化遗存等文化资源,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博物馆群。组织开展黄河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建设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数字化水平,让黄河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使之成为激发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内生动力。

完善保障体系,夯实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撑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离不开完善的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及其保障体系。针对沿黄省、市、县(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对接相关规划及项目的实施和推进。汇聚沿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合力,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专项基金。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区)政府等国有资本引导联动、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投融资体系,为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组织实施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各类人才招聘及培养计划,定期举办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相关的各类人才培训班,在提高文化旅游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鼓励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黄河沿线地区工作,为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产业业态,赋能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竞争力。创新文化旅游产业业态是提升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内在要求。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建设一批以黄河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创意产业园区,生产更多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使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依托大禹治水传说、历代治理黄河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情操高雅的文艺作品和演艺项目,充分展示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的无穷魅力。在继续扩大嵩山论坛、道德经诵读等文化活动影响力的同时,建设一批分别以经典诵读、诗词歌赋赏析、传统农耕技术传承、传统水利技术传习、传统工艺制作等为内容的研学基地,通过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方式创新,将河南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黄河文化研学区和水利技术体验区。

创意营销传播,扩大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科学合理的品牌定位和富有创意的传播手段,是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的前提条件。针对当前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散而小的现状,要紧紧围绕“中华源·黄河魂”的文化旅游品牌定位进行整体形象设计,积极探索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在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载体和手段。充分利用新郑黄帝拜祖大典、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节,以及开封菊花节、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济源愚公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会,集中展示展销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并通过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大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拓展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传播渠道,通过制作短视频、开设知识专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增进人们对黄河文化和黄河文化旅游品牌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互联网+黄河文化”以及智能化传播和精准营销等方式,助力黄河文化IP活化,形成一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标识,让古老而厚重的黄河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系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08月19日 09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