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升级迫切需要更多大国工匠

2021-05-06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5月01日 06版 理论版)   作者:赵西三   点击量:6012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进入新时代,面向新征程,我们更加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加需要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筑成制造大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接近30%,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当今世界主要的500种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位居世界第一,质优价宜的中国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优势凸显,进入全球企业500强的中国大陆公司达到124家,位居世界第一。“202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显示,1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5000亿元,89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同时,“中国创造”实力日益彰显,一批“大国重器”引领科技前沿,FAST射电望远镜、玉兔号月球车、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C919大型客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高铁、盾构机等“大国重器”绘就中国新实力。

中国制造的崛起不仅得益于以丰富劳动力为支撑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更得益于以技能型人才为支撑的质量型人口红利,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新创造,在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产品的迭代、工艺的升级、成本的降低、质量可靠性的增强、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等,都蕴含着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匠心。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灵魂。2016年,工匠精神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培养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中流砥柱”。

新时代更需大国工匠

新时代提倡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不仅具有极端重要性,更有现实必然性。

全球产业竞争新态势需要我们加快培育大国工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达国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优势,重塑制造业竞争力,同时后发经济体加快工业化追赶步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制造必须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升级,这对劳动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才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争先进位。

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要我们加快培育大国工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尚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一些高端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存在瓶颈短板,产业链供应链还有许多“卡脖子”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科技突破和产业化离不开制造场景,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深度参与,需要大国工匠发挥核心作用。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需要我们加快培育大国工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已经从2011年的32.1%下降到2020年的26.2%。从各国发展经验看,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下滑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但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绝不是强调规模,而是在产业升级基础上保持比重稳定,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根据《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仍处在全球第三方阵,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大国工匠的坚强支撑。

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需要我们加快培育大国工匠。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群众对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必须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价值的塑造,这必然会带动一批新国货品牌的崛起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的成长。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和技能人才聚焦细分领域,瞄准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出迭代产品,始终占据产业前沿。

多项举措扩大大国工匠队伍

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做大国工匠成为每一名劳动者的追求,不断扩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和大国工匠队伍。

拓展人才成长空间。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是技能人才成长的主要障碍,要为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吸引高端人才进入制造业,为培育大国工匠提供原动力。新一代产业工人职业期望值更高,接受新技术更快,要积极引导企业为技能人才和工人提供项目管理、数字技术、营销传播等培训,吸纳更多一线技能人才进入管理和领导岗位。搭建内部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企业借鉴海尔内部创业孵化平台模式,为技能人才、一线工人提供新的成长平台和职业通道。畅通技能人才职称晋升通道,鼓励高技能人才申报高级职称,支持具有重大突破的高技能人才破格晋升高级职称。

创造高端就业岗位。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6%,高技能人才数量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而德国、日本等国高级技工占比达到40%到50%。这显然与我国制造业大多处在价值链低端,导致高学历人才不愿意进入制造业有关。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设计等高端环节,为高端人才提供更有价值和成长空间的岗位。培育细分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产品开发平台,集聚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实施“金蓝领工程”,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大工匠工作室等。同时,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降低劳动强度,优化制造业现场环境,增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吸引力。

提升技能人才地位。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人才观、就业观,减少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的不合理政策限制和歧视,持续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创新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深化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推动企业健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技能人才在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先进操作法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从转化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形式给予奖励。探索设立“中国工匠日”,开展大国工匠评选活动,每年遴选一批具有绝技绝活、潜心创新创造的典型人物,讲好“工匠故事”,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的良好氛围,激励年轻一代坚定走技能成才之路,成为能工巧匠。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增加新工科专业点,持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倡导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建设,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的培训体系。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推动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支持应用技术型院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试点。引导有意愿的高校探索应用技术型发展模式,大规模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提供通畅的教育“立交桥”,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完善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探索产教对接、工学结合、中外合作、校企协同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机构强化战略合作,引入全球教育资源,联合创办智能制造、3D打印以及特色产业领域的专业化培训课程。引导企业在职业院校开设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室,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实操能力。推广新型学徒制,持续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引导各类院校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在学校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作者系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5月01日 06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