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2021-03-31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3月31日 10版 理论版)   作者:张侃   点击量:6399
【字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这是立足我国人口发展新的形势提出的新的人口生育发展目标,也是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延续和具体部署。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积极实施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点之后,就开始进入持续的下行周期。1991年总和生育率为1.65,首次下降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此后就一直在更替水平以下徘徊没有再达到过更替水平,中国也由此进入低生育率水平时代。在2013年和2016年我国先后启动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相应的出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政策实施之后的小幅爆发反弹之后又进入了下行周期,增长势头并未持续。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49,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5的警戒线。同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已连续五年下跌。我们的“少子化”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推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什么是“适度生育水平”?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适度生育水平应该是总和生育率达到2.1的更替生育率水平,即一对夫妇平均生育2个子女从而能够实现对自身的替代,实现人口简单再生产。更替生育率水平略高于2个孩子是因为要考虑死亡率水平。所以,适度的生育水平就是生育率长期波动在2.1的更替水平附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因此1.8的总和生育率更有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设定的预期目标就是2020年到203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8。综合来看,可以认为,外部环境对人口发展的承载力,即人口对粮食供给的压力、人口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和人口与能源消费的平衡关系等因素决定了生育水平的上限;内部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即性别比、老龄化程度、少子化和劳动力供给总量等因素决定了生育水平的下限,适度生育水平的区间应该是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2.1的范围内是比较科学的。

2000年左右,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比重将超过14%,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人均寿命的增长,另一个是少子化导致的儿童、青少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人均寿命延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这个因素所增加的老龄化是我们为经济社会进步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生育率一直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人口实现均衡发展,那人均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进程会是十分缓慢的,人口发展完全是可持续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少子化问题。如果说人均寿命延长造成的老龄化是可控的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那由于生育率长期低下带来的少子化问题则会让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切实提升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无疑是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最为有效的举措之一。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释放生育政策潜力。这需要我们尊重生育主体,包容多元生育行为;全面转变政府工作方式,从传统的管理、管制导向转为服务导向,从限制生育转向服务生育;突出生育政策的综合性和与其他配套政策的衔接性,制定相应政策时考虑差异性,尊重多元性;给予多孩家庭现金补助、减税以及买房补贴的政策,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营造对女性更友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消除针对单身母亲的政策障碍;突出生育政策的长期性和前瞻性,提高生育意愿,促使终生生育水平能够实现代际更替。

完善“一老一小”人口服务体系,切实减轻家庭育儿养老负担。要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互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构建完善青少年发展和病残照料的社会政策体系;适当延长产假时间,不断完善更以人为本的产假制度;探索建立完善父母育儿假制度,不断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降低养老对生育的挤压。

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等服务;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向不孕不育等生育困难人员提供必要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确保母婴安全;普及科学育婴和学前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改革完善人口统计和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要进一步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信息采集机制;建立省域和全国范围的人口信息共享核查机制;完善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健全人口出生管理规章制度。

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针对人口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新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目标,进一步深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不断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动力,探索出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人口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03月31日 10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