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趋势

2020-11-05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11月05日 06版 理论版)   作者:王建国   点击量:3180
【字体: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11月4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邀请省内多位专家学者,就全会提出的新表述、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展开交流研讨。现将发言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趋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四五”及其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需要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发展趋势。

从发展战略看,“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按照十九大“两步走”的战略步骤,2021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将转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构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基本现代化、现代化强国清晰完整的时间表、路线图。

从发展阶段看,一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工作重点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正常情况下,预计我国将在“十四五”末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三是由大国建设转向强国建设,“十四五”的重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交通强国,远景目标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

从发展布局看,一是“1+4+5”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即“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东北振兴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空间战略布局已经落地。二是都市圈成为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空间形式。三是统筹区域发展的空间组合链条,呈现为城市群—都市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的城乡区域格局。

从发展导向看,一是加快构建并形成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国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优势,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完善城镇化战略,着力优化城市“三生”空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是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五是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全面增强抵御风险冲击的大国韧性,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从发展动能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要勇于进入技术创新的“无人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推动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发展目的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保障不再是简单托底数、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抬基数、实现高品质生活;民生福祉也不再是原来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而是要育好、教好、医好、养好、居好、扶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河南日报》(2020年11月05日 06版 理论版)








责任编辑:璇子